锑行业深度:市场空间、供求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
锑行业是一个涉及锑矿开采、冶炼、深加工和应用的全产业链行业,锑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代表的小金属,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被称为“工业味精”。锑行业是一个供需失衡、价格上涨潜力较大的行业,主要受到阻燃剂、光伏玻璃、铅酸蓄电池和聚酯催化剂等领域的推动。全球锑资源极度紧缺,供给端的增长有限,而需求端则在光伏等新兴领域的带动下稳步增长,未来锑价中枢有望持续上行。
围绕锑行业,我们首先从锑这一金属元素的相关特性入手进行了解,并对该行业产业链进行梳理,探讨供求两端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并对该行业市场空间及发展周期进行预测,希望帮助大家更好了解锑行业的发展情况。
01
锑行业概述
1.什么是锑
锑(antimony)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Sb,原子序数为51,银白色有光泽硬而脆,有鳞片状晶体结构。在潮湿空气中逐渐失去光泽,强热则燃烧成白色锑的氧化物。易溶于王水,溶于浓硫酸。相对密度6.68,熔点630℃,沸点1635℃,电负性2.2。
锑被称为“工业味精”,是质脆且有光泽的银白色固体,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物锑矿的形式存在按照矿产组合分类,锑矿床有单锑型、锑金型、锑银型、锑钨金型、锑汞型和锑多金属型。
作为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硬而脆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中。
2.锑有哪些特点
(1)锑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
由于锑相对稀缺、应用广泛,并具有一定的军工属性,美国、欧盟、中国等均将锑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
国际上,欧盟将金属锑列入了14种供应紧缺的矿产原料名单中,美国、日本等对锑严重依赖进口的发达国家进行战略储备。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将锑从加税清单移除,印证了美国对锑资源进口的依赖。
(2)锑稀缺度高
静态储采比较低(全球22:1),锑资源极度紧缺。从现有资源看,根据USGS数据,2024年,全球探明储量为222.5万吨,全球锑矿产量为10.4万吨,全球锑资源静态储采比约为22:1,全球资源剩余供给年限为22年,其中中国锑资源静态储采比约为11:1,锑资源剩余供给年限为11年,而钴、锂等资源的静态储采比分别为37:1、128:1,锑已经成为全球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
(3)锑可替代性低,难以回收
锑是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料,在一些重要的军工和航天航空、印刷、阻燃等应用领域几乎不能被替代,锑制品使用后几乎不可回收或者难以回收,目前仅蓄电池中的部分铅锑合金栅板可以实现回收,且回收再生量十分有限。
(4)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新兴领域、未来产业和绿色发展的先进生产力,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各类小金属的应用不断拓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锑等小金属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具体来看,小金属在新质生产力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中。
02
锑行业产业链构成
从产业链看,锑矿开采后通过浮选分离等工艺精选形成高品质锑精矿,锑精矿经过冶炼深加工形成锑的合成化合物、合金和氧化锑等锑产品。其中氧化物主要应用于阻燃行业;金属锑应用于半导体与军工领域;锑合金常用于制造铅酸蓄电池与耐磨轴承、齿轮等;氧化锑进一步生成的焦锑酸钠可作为玻璃澄清剂的原料;锑的其他产品还可用于医药领域。
1.上游:我国及世界锑储量情况
全球锑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29.7%)、俄罗斯(15.5%)、玻利维亚(13.8%)、吉尔吉斯斯坦(11.5%)等国家,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亚成矿带和地中海成矿带。根据USGS数据,从储量上看,2024年全球锑储量225.5万吨,其中中国储备量占世界第一,达67万吨,占比29.7%,俄罗斯、玻利维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储量占比紧随其后。
(1)国外
国外代表性矿山:塔吉克斯坦安佐布汞锑矿、俄罗斯极地黄金奥林匹克金锑矿、远东锑矿、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岛的水獭溪锑矿和玻利维亚奥鲁罗省西北部奥鲁罗金锑矿等。
(2)国内
国内锑矿资源分布集中,2022年广西、湖南、甘肃合计储量占比达65%。我国锑资源相对丰富,主要分布于16个省(区),以广西储量最多,占全国的23%,其次为湖南、甘肃、云南、西藏、江西等省。
国内代表性矿山:湖南冷水江市锡矿山、湖南湘西辰州矿业、贵州万山、务川、丹寨、铜仁、半坡矿山、广西南丹县大厂矿山、甘肃省崖湾锑矿及陕西省旬阳汞锑矿等。
2.中游:冶炼加工情况
鼓风炉挥发—反射炉还原熔炼工艺是锑精矿冶炼主要工艺。该熔炼方式工艺成熟,但存在能耗高、熔炼强度低、热效率低、低浓度SO2烟气处理复杂等明显缺点。在新工艺探索方面,侧吹熔池熔炼处理辉锑矿工艺工业实验效果较为理想,工程化过程有待研发;电炉处理辉锑矿工艺处于实验阶段,从扩大实验效果分析,该工艺有望成为辉锑矿冶炼的重要发展方向;顶吹技术属于较为成熟的冶炼技术,在铜、镍、锡、铅金属冶炼过程中均有成功的应用。随着能源日趋紧张,环境保护法规日益严格,传统的火法冶炼工艺将被新的强化熔炼方法所取代,采用富氧熔池熔炼取代传统的炼锑方法将是锑冶炼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锑矿冶炼的主要产物是锑锭,作为合金的硬化剂用于冶金、蓄电池及军工等工业,也是生产氧化锑的原料。锑锭的加工产品三氧化二锑是一种杂质含量极低的纯白微细粉末,该产品作为阻燃协效剂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油漆、纺织、化纤等工业。还可用于玻璃、电子、陶瓷、荧光粉等行业。
3.下游:锑主要的应用领域
锑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被形象地称为“工业味精”。锑金属可用于制造合金,常用于制造铅酸蓄电池、化工管道、电缆包皮、轴承以及齿轮;高纯度锑金属可用于生产半导体、电热装置、远红外装置及军工产品;锑氧化物可用于生产阻燃剂、陶瓷颜料、玻璃澄清剂、橡胶、纺织及化工产品等。
锑主要应用于阻燃材料、铅酸电池和光伏玻璃、聚酯工业等领域。其中阻燃剂是锑的主要应用领域,光伏玻璃有望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根据相关测算,2024年全球锑行业下游需求中阻燃剂占比约47%,玻璃陶瓷(含光伏玻璃)占比约27%,铅酸蓄电池占比约11%,聚酯催化剂占比约11%。
(1)阻燃剂
阻燃剂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是一类能阻止聚合物材料引燃或抑制火焰继续蔓延的添加剂,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处理,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化纤领域,其中电线电缆、家用电器、汽车和节能灯是阻燃剂最主要应用产品。
阻燃材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阻燃剂、锑系阻燃剂等。全球阻燃剂市场结构中无机氢氧化铝阻燃剂份额最大,占比31%,有机阻燃剂中磷氮系和溴系分别占比18%和14%,锑系占比5%。考虑到卤系阻燃剂市场份额会有下滑,虽总体阻燃剂需求量保持相对平稳,但对金属锑消耗需求呈缓慢下降趋势。
(2)光伏玻璃
光伏玻璃是指直接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组件,起到传递和控制光线或者具有导出电流作用的玻璃产品,由石英砂、纯碱、白云石、石灰石等原材料制成,相对普通玻璃具有更低铁含量、更耐高温、更高光透过率等特点,主要分为超白浮法玻璃、超白压延玻璃,分别用于生产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其中以超白压延玻璃为主流。
光伏玻璃澄清剂是光伏玻璃生产必需原料,通过提升光伏玻璃的透光率影响光伏电池的转换效能。常见澄清剂包括有变价氧化物(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锑、氧化铈)、硫酸盐、硝酸盐、氟化物、铵盐及复合澄清剂等,考虑到三氧化二砷和氟化物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当前三氧化二锑与硝酸钠或者复合澄清剂焦锑酸钠是光伏玻璃主要澄清剂。其中焦锑酸钠作为光伏玻璃产品重要辅助原料,能在高温中自身分解放出气体促使玻璃液中的气泡排出,进一步提升光伏玻璃的透光率,是光伏玻璃生产中的必需原料。
焦锑酸钠是品质最优的光伏玻璃澄清剂,在澄清效果、环保性、制造成本等方面显著好于其它种类的澄清剂,已经成为大多数光伏玻璃企业的选择。对比三氧化二锑和焦锑酸钠,1)从分解效率看,焦锑酸钠由氧化锑通过碱和双氧水反应生成,属于低温澄清剂,不必经过由低价到高价的转变,就能直接分解放出氧气,利用生产,而三氧化二锑需要经过转化后再分解出氧气;2)从分解效果看,澄清温度范围比三氧化二锑更宽,从而能使玻璃液澄清更充分;3)从环保性看,焦锑酸钠的着色度比三氧化二锑低很多,砷和铅的含量也较低;4)从制造成本看,焦锑酸钠可直接作为澄清剂,无需额外添加硝酸钠,用量一般为配合料质量的0.2%~0.4%,而三氧化二锑通常需要跟硝酸钠搭配试用,从成本对比看,根据张荣辉《浅谈降低光伏超白玻璃原料成本的方法》一文,在玻璃成分一样、其它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成分价格一样的情况下,某650t/d光伏玻璃厂使用焦锑酸钠为澄清剂可相比使用三氧化二锑每年节约原料成本479.36万元,表明以焦锑酸钠代替三氧化二锑和硝酸钠做为光伏玻璃澄清剂可以降低玻璃的制造成本。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光伏玻璃生产国,光伏玻璃产量呈快速增长势态。我国光伏玻璃产能在全球占比已超过90%,在光伏玻璃生产环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23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约7.12亿万平方米,同比+10.9%,预计2024年我国光伏玻璃将达7.5亿万平方米。
从更高频数据看,观察到光伏玻璃日产量和国内锑价走势关系密切。2024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玻璃日产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带动国内锑需求走强,锑价快速上涨。2024年7月份光伏玻璃日产量达到最高点后逐步下滑,国内锑价以高于16万元/吨的价格创历史新高,而后偏震荡运行。2025年2月份,伴随国内光伏玻璃日产量逐步小幅恢复,国内锑价再度开启上涨。
(4)铅酸蓄电池
锑多用于制造铅酸电池的正极板栅和导电零件。锑可以增加合金硬度,含锑铅酸电池具有大电流放电性能好、稳定性、安全性强等优势,可在军工、核工及电控等行业用作后备电源,是制备铅酸蓄电池板栅的典型材料。
汽车起动和电动车动力是中国铅酸蓄电池主流应用。2020年铅酸蓄电池用于汽车起动和电动车动力领域合计占比超70%。具体来看,汽车起动(起动电池)占比达45%,电动车动力(动力电池)占比28%,通信领域占比8%,电力(风力、太阳能发电)占比6%。
(5)聚酯催化剂
聚酯是一种工程塑料,多用于纤维、薄膜和塑料制品,其中聚酯纤维用量占比达75%,主要用于纺织业。聚酯催化剂用于聚酯生产缩聚反应,分为锑系、锗系、钛系、锡系等催化剂,其中锑系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聚酯工业最常用的催化剂,主要包括三氧化二锑、醋酸锑和乙二醇锑。
乙二醇锑成为锑系催化剂的新型主流产品。2003年以前,三氧化二锑和乙酸锑是最主要使用的锑系催化剂,之后乙二醇锑作为锑系聚酯缩聚催化剂的新型产品,具备催化活性高于三氧化二锑和乙酸锑等特点,逐渐替代三氧化二锑和乙酸锑。近年来,乙二醇锑因其在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杂质少、催化作用良好等优势,已经被广泛使用。
锑系聚酯催化剂仍占据聚酯催化剂重要市场。中国是全球聚酯生产和消费中心,2016年以来,我国聚酯产销量平缓增长,2018年产能剧增行业内出现过剩,2019年后聚酯产量增速减缓。受聚酯工业绿色化发展要求,锑系催化剂存在重金属渗出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通过在锑系催化剂中添加锰、钴、锌等制得复合催化剂或与其他聚酯催化剂混合使用来减少锑使用量,钛系催化剂逐步走向替代传统锑系催化剂的进程,但考虑到锑系催化剂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等优势,几年内锑系催化剂仍是消费重点。
(6)其他领域锑消费占比约4%,是不可替代的军工材料
其他领域锑年需求量稳定在0.5-0.6万吨之间。除阻燃剂、光伏玻璃、铅酸蓄电池和聚酯催化剂外,锑还可以用于半导体、军工产品、橡胶、火药、医药等领域,消费占比小。锑在军工和高端科技领域广泛应用直接关系了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资源战略属性凸显,其中军工领域方面,由锑制成的铅锑等合金可用于枪管、炮管等武器装备,提升其使用寿命和性能;在高科技领域,锑化镓(GaSb)、锑化铟(InSb)等锑化物是制造红外探测器和高效光电器件的重要材料。
03
锑行业主要供给分析
前面已经提及,锑资源属于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下面从供给方向进行分析近期锑行业的一些情况:
1.全球锑矿产量呈下滑趋势,中国占比最大但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根据USGS统计,2024年全球锑矿产量10.4万吨,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中国2024年锑产量为6万吨,锑产量占全球比重整体下滑明显,由2010年90%下降到2024年的57.7%。
2.国内锑矿资源持续下降且受政策扰动产量增量有限
(1)中国锑资源消耗大,开采成本上升,锑矿后续供应乏力
虽然我国锑矿床种类多且规模较大,但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消耗较大,但新矿探测不足,据李中平2021年发布的《中国锑行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建议》指出,中国已经消耗了63%以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累计查明锑资源量;又受限于传统已成型的开采系统,技术成本与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已探明的166个锑矿中,已开发的为71个,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规划利用的锑矿只有36个,这36个锑矿多数都是中小型规模的多金属矿床,矿石成分较为复杂,伴生有白钨矿、方铅矿、金矿,选冶上存在一定难度。
(2)环保及矿产资源保护性政策趋严,国内锑供应扰动大
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和以辉锑矿为主的锑资源耗竭,我国出台一系列环保政策和锑矿资源保护性政策,锑的行业壁垒提升、锑矿探矿权、采矿权申请难度加大、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投入与日俱增,锑行业生产的稳定性受到环保督察和开采政策扰动,进而影响国内锑矿供应。
(3)中国锑市场由资源主导转向冶炼主导
近年来国内锑矿资源快速消耗,储量却增长乏力,中国已逐步由锑资源、锑冶炼双主导地位,逐步转变为锑冶炼主导者,进口锑精矿成为中国锑冶炼产业的原料的重要来源。在资源端,2024年全球锑矿储量约225.5万吨,国内约67万吨,中国占全球锑矿储量占比从2015年的47.5%下降到2024年的29.7%。根据中国矿业报2022年发布数据,全球锑矿石处理能力约为380万吨/年,国内约300万吨/年,中国占全球锑矿山年处理能力的78%,在冶炼端,全球锑冶炼产能约23万吨/年,国内达16.5万吨/年冶炼产能,中国占全球年冶炼产能71%。
3.海外锑矿或成关键增量
2024年海外锑矿产量4.4万吨,预计未来年均增量0.27万吨,或成关键增量。海外锑矿产量供应以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澳大利亚、玻利维亚等国家为主,2024年海外锑矿产量总量4.4万吨,占比42%,总量与23年基本持平。伴随俄罗斯远东锑业、塔吉克斯坦康桥奇锑金矿等矿山放量,预计未来海外锑矿年均增量达0.27万吨,2025年海外锑矿总量将达4.6万吨,占矿山产量总量43%,成为全球锑矿关键增量。
俄罗斯生产变动较大,俄罗斯Solonechenskoye锑矿投产后预计带来9000吨锑金属量。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锑资源国,拥有锑矿储量35万金属吨,占据全球储量16%,2024年产量1.3万吨,占全球比重12.5%。俄罗斯锑矿主要分布在雅库特地区,主要掌握在GeoProMining、英国远东锑业(FEA)和Polyus公司手中。其中1)GeoProMining的萨雷拉赫金锑矿在产,产能达到7200吨;2)Polyus旗下奥林匹亚金锑矿产能超1万吨,其产量受原矿品位影响波动大,23年原矿品位增加产量大幅提升,全年浮选精矿中含锑2.7万吨,同比增长2.27万吨,2024年上半年浮选精矿含锑8616吨;3)英国远东锑业(FEA)2021年收购Solonechenskoye锑矿,年产锑金属量9000吨,原计划2022年投产,受地缘政治等影响,预计27年投产。
华钰矿业在塔吉克斯坦项目投产,塔吉克斯坦锑金属产量有望翻倍。塔吉克斯坦锑矿储量5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但矿山锑资源品位高,2024年锑金属产量达到1.7万吨。目前塔吉克斯坦主要有安佐布贡锑矿和康桥奇锑金矿两大矿山,其中1)安佐布贡锑矿产能达到1万吨;2)康桥奇锑矿为中国锑龙头企业华钰矿业在塔吉克斯坦布局项目,锑金属储量26.41万金属吨,设计锑品位1.15%,项目于2022年4月竣工试生产,2022年7月正式投产,2023年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目前已达到年矿石处理量150万吨,受前期锑品位低,23年锑金属产量469.21吨,预计未来年产锑精矿金属量1.6万吨。
玻利维亚奥鲁罗金锑矿、澳大利亚蓝规金锑矿出现不同程度减产,预期产量减少。其中玻利维亚是锑资源大国之一,当前锑储量31万吨,占全球的14%,居全球第三,受矿山成本过高、锑生产公司的私有化等原因,近几年玻利维亚锑采矿业逐渐衰退,奥鲁罗金锑矿预计持续减产,考虑到澳大利亚希尔格罗天金锑矿复产带来的锑矿增量,假设海外除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以外的国家锑矿供应总量维持不变。
4.再生锑:受制于金属属性较难回收,再生锑产量缓慢增长
再生锑也被称为二次锑资源,主要来自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2023年全球再生锑产量达到3.2万吨。由于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铅的含量为60%-70%,锑含量在5%-7%(低锑为2%),锑通常是作为铅的附属产品进行回收利用。随着全球铅酸蓄电池报废量持续增长,全球再生锑供应量稳步增加。根据王春辉等发布的《产业链视角下全球锑资源流动格局演化分析:基于多层网络方法》,2003-2023年,全球再生锑产量由1.1万吨(金属量,下同)增长至3.2万吨,产量增加近2倍。其中中国、美国和印度是全球前三大再生锑生产国,2023年中国、美国、印度再生锑产量分别为1.5万吨、3200吨和2560吨,三国合计占当年全球再生锑产量的64%。在全球锑矿石产量下降的背景下,再生锑产量的增加使其在全球锑资源供应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供应占比由2003年的12%上升至2023年的33%。
考虑当前铅酸蓄电池用铅锑合金含锑量已由传统的5%~7%逐步降低至2%左右甚至更低,预计未来再生锑回收总量有限。对比美国再生锑发展历程看,其经历了1910-1948年的快速发展期、1949-1990年的黄金发展期、1991-2013年的衰退期,其中2013年锑在蓄电池中的消费量仅为8400吨,占美国总费总量的35%,与197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1%和9pct,而免维修蓄电池技术发展导致单位电池的含锑量降低是直接原因。当前看,我国汽车用蓄电池目前含锑量大多在5%-7%之间,美国蓄电池中锑含量已经从原来的7%下降到1.6%,伴随铅酸蓄电池用铅锑合金含锑量由传统的5%~7%逐步降低至2%左右甚至更低,预计未来再生锑产量将总体受限。
5.进口矿成为国内重要来源,出口管制带动锑品出口大幅下滑
(1)进口端:锑精矿:近3年来锑矿进口量呈触底回升态势
2015年-2022年,中国锑矿进口量呈先逐年增长,再逐年下滑趋势,2018年达进口高峰8.9万吨,2022年达到了进口量的低点2.9万吨。
2023年,中国锑精矿进口量3.52万吨,相比2022年的2.9万吨同比增长22%。
2024年,中国锑精矿进口量5.59万吨,相比2023年的3.52万吨同比增长59%。
金锑矿:考虑金锑矿进口时,税则按照货值高的金计算,部分金锑矿以其他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类进行进口。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贵金属矿砂共33.34万吨,同比增长3%,其中山东从俄罗斯进口贵金属矿砂共27.10万吨,同比增长121%。12月份,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贵金属矿砂5万吨,同比增长144%,环比下滑31%,其中山东从俄罗斯进口34186吨,同比增加576%,环比增长9%。
俄罗斯目前金锑矿以极地黄金公司为主,23年受原矿品位增加产量大幅提升,24年黄金产量指引为2.75-2.85百万盎司,同比下降5.2%-1.7%。2023年,受公司选择高品位采矿,原矿品位提升影响,公司金锑精矿产量大幅提升,2023年全年浮选精矿18.9万吨,同比增加15.8万吨,其中浮选精矿中含锑2.7万吨,同比增长2.27万吨,浮选精矿中含金40.95万盎司,同比增长32.58万盎司。2024上半年,受采矿品位下降,公司浮选精矿产量6.01万吨,同比-36%,其中浮选精矿中含锑8616吨,同比-37%,浮选精矿中含金13.95万盎司,同比-37%。考虑公司24年黄金产量指引2.75-2.85百万盎司(23年为2.9百万盎司),上半年完成计划超过53%左右,若全年按计划完成,且精矿产量结构和上半年一致,则24年全年浮选精矿中含锑产量在1.6万吨左右,浮选精矿中含金产量在26万盎司左右。
(2)出口端:氧化锑及锑锭受限于出口管制政策,锑品出口下滑明显
氧化锑出口量由2016-2023年的3.5-4万吨左右下降到了2024年的3万吨;锑锭出口量由过去稳态的1万吨左右下降到了2023年的0.5万吨和2024年的0.38万吨。2024年12月份以来,氧化锑出口有所缓解,环比+102%。
2016年以来,国内氧化锑出口量整体较为平稳,基本维持在3.5-4万左右。
2023年,中国氧化锑出口量3.58万吨,同比下滑11%。
2024年,受9月15日后开始实行出口管制政策,中国氧化锑全年出口量仅3.04万吨,同比下滑15%。
2016年以来,国内锑锭出口量在2800吨-1.3万吨之间波动。
2023年,中国锑锭出口量5240吨,同比下滑52%。
2024年,受出口管制政策影响锑锭10-12月保持0出口状态。
04
锑行业需求及市场空间分析
1.阻燃剂锑消费占比近半,未来市场有望恢复
预计2024年阻燃剂领域用锑占比47%,25年阻燃剂消费锑的量为7.94万吨,占比47%。
全球阻燃剂消费市场有望恢复,预计2025年锑消费量为7.94万吨。阻燃剂的需求主要受到各种最终用途行业(如电气和电子、运输、建筑和其他行业)中防火产品使用量的增加的推动。根据GrandView Research统计,2020年受疫情影响需求量有所下降,全球阻燃剂需求量为290.4万吨,但整体看2015-2020年复合增速高达6.5%,2021年需求量接近300万吨,预计2025年全球阻燃剂的需求量增至338万吨,2027年全球阻燃剂需求量将达到359万吨,年均需求增速约3.08%,但考虑无卤阻燃剂发展对锑系阻燃剂的替代,我们假设2025-2027年全球的阻燃剂行业用锑金属量维持2024年的7.94万吨。
2.预计2025年光伏行业用锑量将达4.5万吨
预计2024年光伏玻璃澄清剂用锑占比27%,预计2025年光伏玻璃澄清剂消耗锑的量达4.53万吨,消费占比27%,且2025-2027年每年对锑的消耗增量为0.03万吨、0.73万吨、0.89万吨。
双面组件占比提升带来光伏玻璃新需求增长点。光伏组件按照组件背部材料不同分为单面组件和双面组件,区别在于双面组件双面均使用光伏玻璃。其中双玻组件发电量更高,耐候性和抗腐蚀性更强,生命周期更长,背面可以利用反射光和散射光转化为电能,发电增益约4%-30%,近年来占比大幅提升。根据CPIA数据,双面组件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的30%上升至2023年的67%。单玻组件成本中光伏玻璃占19%,双玻组件光伏玻璃占38%,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升,将为光伏玻璃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有望带动澄清剂耗量的增加,进一步拉动锑需求增长。
预计2025年光伏行业用锑量将达4.5万吨。根据CPIA保守情景预测,2025年-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531GW、614GW、714GW,伴随组件朝向双玻趋势发展,假设2025-2027年双玻组件渗透率为72%、74%、76%,且1GW双玻组件所需原片7.3万吨,1GW单玻组件所需原片约5.6万吨,则预计2025-2027澄清剂用锑需求量将达到4.53万吨、5.26万吨、6.15万吨。
3.铅酸蓄电池、聚酯催化剂消费整体平稳,其他用途不断丰富
根据测算24年铅酸蓄电池锑消费占比约11%,预计2025年锑需求量1.88万吨。锑多用于制造铅酸电池的正极板栅和导电零件。
2014-2024年汽车保有量复合增速8.6%,汽车行业铅酸蓄电池市场庞大。当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2024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
2024年中国两轮电动自行车销量下降约达11.6%,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及市场需求短暂疲弱导致,长期看新国标及以旧换新政策或将推动两轮车销量增长,其配置的铅蓄电池拉动对锑金属需求。随着2019年电动两轮自行车新国标的出台,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电动车观察网数据,2024年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销量为4950万辆,同比下降11.6%。2024年8月,我国商务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消防救援局共同发布了《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已突破130万辆;此外,2024年9月19日,工信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五部门公布了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未来两轮车销量有望恢复增长。
中国是全球铅酸蓄电池第一大生产国,预计未来铅酸蓄电池产量整体稳定。2023年中国铅酸蓄电池为28132.11万千伏安时。尽管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价格的逐步回落及钠离子电池等性价比更高的电池体系的逐步产业化,可能会导致铅酸蓄电池出货量有所下滑,但考虑汽车行业的平稳发展、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带来潜在增量,预计未来几年铅酸蓄电池产量整体平稳,预计2025-2027年铅酸蓄电池对应锑需求分别为1.88/1.88/1.89万吨。
4.聚酯催化剂锑消费占比均11%
剧相关测算,24年-25年聚酯催化剂锑消费占比均约11%,预计25年锑需求量1.88万吨。预计未来聚酯催化剂市场消费整体平稳,其中锑系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聚酯工业最常用的催化剂,未来仍占据聚酯催化剂重要市场,进而带动锑消费量平稳增长,假设每万吨聚酯用锑量为2.5吨,预计2025年聚酯催化剂领域锑需求量1.88万吨。
5.预计2025年全球锑消费量达16.83万吨,供需缺口达2.17万吨
预计2025年全球锑消费量达16.83万吨,供需缺口达2.17万吨。其中阻燃剂仍为最重要使用领域,考虑到环保、锑价上涨等影响下,不含锑阻燃剂对含锑的阻燃剂可能有潜在替代作用;光伏玻璃领域消费量快速增长,2025年消费量达4.53万吨,铅酸蓄电池、聚酯催化剂消费整体平稳,均为1.88万吨,在军工、橡胶等领域用途不断丰富。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2.17万吨锑金属缺口,供需错配延续。
05
锑行业发展周期梳理及前景预判
1.锑上涨周期梳理
自金融危机以来,锑金属价格经历过三个上涨周期:
(1)第一轮上涨,2009年-2011年
需求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好转,伴随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全球经济逐步复苏,锑价格步入上升通道;供给端: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局下发《2009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首次对锑矿开采总量进行控制管理,锑矿开采总量开始得到上限控制,为锑价上涨提供支撑,2011年3月份,锑价格突破11万大关,创历史新高。
2012年至2013年,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国内外锑消费量明显萎缩,锑市场的供应充足,锑价下滑。2014年至2016年,随着下游行业对于锑的需求持续放缓,上游供给市场存在大量过剩,行业同质化竞争、相互压价等现象普遍,锑产品走私挤占正规市场份额现象层出,锑价持续走低。
(2)第二轮上涨,2016年-2017年
需求端:受益于房地产竣工面积高增长,电线电缆等下游需求筑底回暖;供给端:受国内锑市场环保要求和监督管理加强,供给收缩预期催化价格上行,开启第二轮锑价上行周期。
(3)第三轮上涨,2020年-2023年
需求端:海外美联储疫后的刺激性货币政策助力需求回暖,国内光伏、电动车等新能源助力需求爆发;供给端: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锑矿进口受限,锑开工率及运输效率低,供给量减少;2021年,受全球资源的不断消耗,国内环保政策趋于严格,锑矿库存不断消化;2022年,伴随俄乌局势紧张推升原料紧张情绪,锑价中枢持续上行。
2024年上半年,光伏玻璃日产量的逐步提升支撑锑价上涨,伴随全球供需的持续失衡,锑价持续快速上涨;2024年9月,自我国对锑出口管制政策执行后,国内出口订单出现短暂停滞,国内供给增加,光伏玻璃日产量有所下滑,需求略有疲软,而海外锑矿供给持续紧张,国内外锑价格形成显著差距,价差接近几倍值。
2.锑价前景预判
短期看,当前国际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出口恢复后内外锑价或将“双向奔赴”,国内锑价有望上行。
仅从2024年12月进出口数据可见,国内锑精矿进口数量环比已经有所下滑,氧化锑出口有所恢复,表明国内外价差的拉大导致国外锑锭供应愈发紧张,采购难度加大,或将促使国外锑原料的定价和销售策略发生转变,部分原料或不再流入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原料的紧缺局面。后续随着国内出口持续恢复,国内供给紧张加剧,国内锑价有望上涨。
中长期看,锑价中枢有望高位运行。
1)锑资源稀缺,锑矿供应难增长;2)锑矿开采难度提升,环保政策加强,锑矿开采成本上升;3)锑下游领域,阻燃剂市场消费逐渐恢复,光伏玻璃澄清剂成为全新增长点,铅酸蓄电池、聚酯催化剂等领域需求平稳,此外军工、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未来需求广阔。4)锑作为关键矿产资源,战略地位持续提升,在军工和航天航空、印刷、阻燃等应用领域作用不可替代。
06
锑行业国内相关公司
1.湖南黄金
公司前身是湖南省湘西金矿,2000年12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成立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6月整体变更为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后公司加快了兼并收购的速度:2008年收购湖南省中南锑钨工业贸易有限公司49.49%的股权,2009年收购甘肃加鑫矿业有限公司90%的股权,2012年公司以“股权+债权”方式投资鑫矿矿业。2015年5月,公司更名为湖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2月公司全资子公司黄金洞矿业与巨龙矿业签订《探矿权转让合同》,收购巨龙矿业拥有的湖南省平江县曲溪矿区金矿普查探矿权,2022年6月公司发布公告,新龙矿业拥有的龙山金锑矿采矿许可证短期延续办理完成,2023年11月,公司子公司甘肃加鑫矿业有限公司获得甘肃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以地南铜金矿和下看木仓金矿采矿许可证,2024年5月,公司控股子公司甘肃加鑫矿业拟计划投资不超过5.88亿元建设甘肃加鑫以地南矿区矿产资源利用项目。
公司主要从事黄金及锑、钨等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选矿,金锑钨等有色金属的冶炼及加工,黄金、精锑的深加工及有色金属矿产品的进出口业务等,主要产品为黄金、锑(精锑、含量锑、氧化锑、乙二醇锑)、钨品(仲钨酸铵)。公司拥有集矿山勘探、开采、选矿、冶炼、精炼、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从行业来看可分为有色金属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外购非标金业务和贸易行业。
新龙矿业停产,影响盈利。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拥有100吨/年黄金生产线、2.5万吨/年精锑冶炼生产线、4万吨/年多品种锑产品生产线、3000吨/年仲钨酸铵生产线。2024年7月17日子公司新龙矿业因安全事故再次停产,后于同年8月21日恢复生产,预计影响当期净利4100万元。
聚焦探矿增储,持续提高资源保障能力。2023年末公司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6800万吨,其中锑金属量307324吨,金金属量141756千克。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拥有和控制矿业权30个,其中探矿权18个、采矿权12个,目前加大现有矿山基地深边部探矿增储,加快推进找矿行动实施,谋划部署新一轮三年找矿行动(2024-2026年)。
2.闪星锑业
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于1897年正式开采,集锑采、选、炼、科研为一体的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是全球主要的锑品生产商、供应商和国家锑品主要研发、出口基地。公司锑品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30%,占全球25%,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直以来,其凭借锑资源储量之多、产品规模之大、市场占有率之高、产品质量之优和技术研发能力之强而素有“世界锑都”之美称。
锡矿山于1541年发现锑矿,当时误以为锡,故名锡矿山。锡矿山锑矿于1897年正式开采,1908年起就因锑品产量达全球的一半而被誉为“世界锑都”。1936年,国民党在长沙设立锑业管理处,后又在锡矿山成立办事处,开始对锡矿山锑品实行统一管制和专营。锡矿山解放后,1950年5月,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锡矿山收回国有并建立锡矿山矿务局,成为湘中第一家国营企业。2001年,锡矿山矿务局整体改制为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湖南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09年12月,隶属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党的十八大后,锡矿山在国务院国资委和上级公司的领导下,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闪星锑业拥有全球储量最大的锑矿——湖南锡矿山锑矿,被誉为“世界锑都”。该矿山的锑金属资源量为24.1万吨,年产量为3万吨精锑和4万吨锑品。除了锡矿山锑矿,闪星锑业还涉及其他矿山的开采和冶炼。
3.华钰矿业
公司以有色金属探、采、选为主营业务,以拓展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为核心,立足西藏、面向全国、走向海外,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扩大夯实采、选矿加工产业链。
2002年10月,西藏华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第一个150吨/日选矿厂在拉屋建成投产。2006年,开始山南隆子县的扎西康矿区的开发,新建300吨/日选厂。2016年3月16日,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为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把握稀贵金属发展机遇,2017年开始公司步入海外收购之路。公司2017年收购塔铝金业50%股权,可控资源量黄金金属量49.9吨、锑金属量26.46万吨;2019年收购埃塞俄比亚提格雷私人有限公司70%股权,可控资源量黄金金属9.475吨;2020年收购贵州亚太矿业有限公司40%股权,可控资源量黄金金属59.14吨。2022年,“塔铝金业”项目于4月竣工试生产,7月正式投产。项目达产后年处理矿石量为150万吨,年产锑1.6万金属吨、金锭2.2金属吨。
公司以有色金属探、采、选为主营业务,以拓展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为核心,立足西藏、面向全国、走向海外,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扩大夯实采、选矿加工产业链。
4.华锡有色
广西华锡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锡有色”)是大型国有企业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前身为大厂矿务局,由南化股份于2023年1月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华锡集团持有的华锡矿业100%股权,自此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南化股份”变更为锡金属头部企业——华锡有色。
广西华锡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隶属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广西唯一的国有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勘探、开采、选矿业务,主要产品为锡、锌、铅锑、铅、铜精矿以及锡、铟等深加工产品,同时公司通过委外加工模式生产锡锭、锌锭,并涉足工程监理业务。公司主要产品锡锭主要用于电子、化工、镀锡板等,锌锭主要用于镀锌、压铸合金、铜锌合金、氧化锌以及电池等,铅主要应用于电池制造、建筑与建材、化学制品、防护材料、军事用途等领域,锑主要应用于阻燃剂、光伏玻璃、铅酸蓄电池、半导体元件和军工、化工等领域。华锡有色拥有的多项关键战略性资源位居全球前列,锡、锑、锌、铅、银、铟6种矿产保有储量均位居广西第一。其中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锡、锑、稀散金属铟位居全球前列。
采矿业务是支撑公司稳定发展的核心业务。公司持有(含控股)并经营三座矿山,分别为河池市南丹县铜坑矿、河池市南丹县高峰矿和佛子冲铅锌矿,其中高峰矿100+105号矿体是世界上罕见的特大型特富锡多金属矿体,伴生矿种多,品位高,矿石中的锡、锌、铅的含量均达到独立矿床的工业要求。
公司主要选矿厂为车河选矿厂、新巴里选矿厂和古益选矿厂,其中车河选矿厂为铜坑矿配套选矿厂,新巴里选矿厂为高峰矿区的配套选矿厂,古益选矿厂为佛子冲铅锌矿配套选厂;另外公司砂坪选矿厂开展综合回收业务。公司通过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上下游领先企业合作,推进低品位矿石、尾矿、氧化矿选矿等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效益最大化。
主营金属锡锑量价齐升,公司业绩增长强劲。2024Q3公司锡锭、铅锑精矿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0%、20%;锡、锑市场均价同比上涨16%、98%。Q3铅锑精矿业务毛利率高达80%。公司抢抓主要产品价格上涨机遇,持续稳产满产,三季度盈利有所增长。但采矿权出让收益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对公司Q3业绩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供给端,锑稀缺程度较高,全球锑矿产量逐年下降,市场锑精矿原料紧缺;需求端,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高增,光伏玻璃澄清剂焦锑酸钠有望带动全球锑需求量大幅增加,阻燃剂需求有望在电子周期复苏背景下景气度抬升,叠加军工、锑电池等领域需求,矿产锑行业有望迎来高景气时代。此前受出口管制影响,国内锑价有所下跌,目前已止跌上行,预计伴随出口恢复,锑价有望开启二波上涨。
同类文章排行
-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迎来重要窗口期
- 关于矿用整流柜的使用环境
- 整流柜有哪些外形特征?
- 关于高频开关电源发展的四大趋势
-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完善绿色电力
- 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妙用:你知道多少?
-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
- 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中外对话:氢能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
- 产业集群涌现,多地竞逐氢能赛道